4月25日,重庆市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双打办)联合市级相关部门集中发布全市打击侵权假冒十大典型案例。
发布会上,市双打办主任、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徐军通报了2022年以来全市打击侵权假冒工作整体情况,市公安局、市农业农村委、市市场监管局、市高法院、市检察院、重庆海关等部门现场发布了打击侵权假冒典型案例。
案例聚焦互联网等重点领域、食品药品等重点商品、进出口流通等重点环节、农村及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涵盖侵犯版权、商标权、专利权、商业秘密、植物新品种权、不正当竞争等违法犯罪类型。
(相关资料图)
据了解,2022年以来,全市市场监管、知识产权部门深入开展“铁拳”、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等执法专项行动,立案查办商标违法案件783件,处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770件,查处著作权案件135件。网信、通管部门依法治网管网,依法处置违法违规网站5个、网络账号19个、有害信息100余条。农业农村部门开展保护种业知识产权专项行动,立案查处制售假劣农资违法行为427起,收缴假劣农资4800余公斤。药监部门开展药品、儿童化妆品等11个专项执法,查办“两品一械”案件3113件,捣毁“黑窝点”108个。重庆海关开展“龙腾”“蓝网”“净网”等专项行动,全年扣留侵权货物116批次,100687件。烟草部门联合公安、市场监管、邮政等部门开展卷烟市场整治“春雷”行动成效明显。
全市公安机关深入开展“昆仑”、打击制售假药劣药犯罪等专项执法,共破获侵权假冒犯罪刑事案件385起,移送起诉541人。检察机关深化“保知识产权、护知名品牌”专项行动,受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179件416人;受理审查逮捕36件96人,批捕73人。全市法院共审结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案件46件138人,审结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53件125人,审限内结案率100%。
新闻多一点:
2022年打击侵权假冒十大典型案例
童某某盗录传播春节档影片案;重庆“4.21”销售盗版幼儿教辅图书案;重庆市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经营假冒授权品种案;重庆某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名称实施混淆行为案;吕某某等人生产、销售假药系列案;重庆某老火锅有限公司侵犯“洞子”及“洞子老火锅”注册商标专用权案;重庆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与陈某侵害商业秘密纠纷案;刘某、周某、黄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案;重庆海关连续查获出口侵权汽车配件案;王某某涉嫌无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经营烟草制品零售业务、销售假冒伪劣烟草专卖品一案。
撰稿:张馨允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供图
编辑:蔡静
校审:刘鹏飞
总值班:丁香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