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北一17岁高三少女吞下一整瓶药后,被确诊为脑死亡。悲痛欲绝的父母,含泪决定将女儿的器官捐赠。哪料,他们颤抖着双手签署捐赠协议书时,医生竟突然打电话:“不要签!”
小雨是一名喜爱文学的高三女孩,为了考入梦寐以求大学的中文系,她勤奋学习,努力备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4月4日清明这天,放假在家的小雨,独自在房里学习。
妈妈切了一盘水果要给她吃,谁知一开门,却看见小雨已经倒在地上,口吐白沫,身旁还有一个空药瓶。
“小雨!”妈妈见状立即扔掉手中的果盘,向她跑去,见她已经失去意识,立刻打了120。
很快,小雨被推入急救室,她的爸爸很快也赶到了医院。
医生紧急对小雨进行洗胃、退毒等救治,但小雨的情况依然危急,她突然全身抽搐,呼吸、心跳骤停,医生又紧急实施了心肺复苏。
经过抢救,小雨的心率渐渐恢复,但她仍然处于深度昏迷状态,并丧失了自主呼吸的能力,被确诊为“脑死亡”。
医院向小雨的父母下达了病危通知书,一向乐观开朗的父母,瞬间陷入绝望与痛苦的深渊。
这时,小雨的父母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我们想把小雨的器官捐献给有需要的人,她是个善良的孩子,一定也希望这么做,这样一来,她的生命就可以以另一种方式延续下去。”父亲含泪说道。
医生尊重他们的选择,在征得上级医院同意后,拿来了器官捐赠协议。
就在小雨父亲颤抖着手准备在协议上签字时,一个电话阻止了他。
“先不要签字!”电话那头是器官捐献协调员戢春兰,她为什么不让签字呢?
原来,当戢春兰了解到小雨的详细情况时,她认为小雨虽已脑死亡,但对她进行的急救措施很及时,她应该还有一丝救治的希望。
于是,戢春兰一边打电话让小雨的父母别放弃,一边联系了危重症救治专家余追主任。
听说女儿还有活下去的希望,父母连连向医生道谢,他们说愿意付出任何代价救治小雨。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4月5日,小雨被紧急转送到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余主任对小雨进行了全面的病情分析,他判断小雨是药物中毒,如果能彻底将血液中的毒素排出体外,她就还有一线生机。
但是,要完全清除血液中的毒素,唯一的方法就是对小雨进行全身血液置换,这需要很多的血浆,可当时正处在疫情期间,医院血库里的血浆储备已所剩无几。
在时间与生命赛跑的关键时刻,戢春兰立即动员全院医护人员和爱心群众献血,众人纷纷响应号召,很快就筹集到了足够的血浆。
有了足够的血浆后,小雨终于可以进行手术,然而此时,又一难题摆在了她父母面前。
这项治疗费用十分高昂,仅手术费就要6万元,加上后续的康复治疗,总费用至少要10万元。
小雨的父亲只是普通工人,母亲是家庭主妇,家里一下子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来。
就在他们为手术费发愁的时候,戢春兰再次伸出援手,她一方面跟医院协调先手术再交款,另一方面在网上为小雨发起了募捐。
经过简短讨论,院方同意先进行手术,小雨很快被推进了手术室。
余主任带领团队与时间赛跑,立即开始为小雨进行血浆置换手术。
小雨的父母坐在手术室外,紧握双手,焦急地盯着手术室,默默祈祷女儿能平安度过。
手术期间,小雨的生命体征一直很不稳定,医护人员不敢有丝毫懈怠。
终于,经过医生们6个小时的不懈努力,离死亡只有一步之遥的小雨,渐渐恢复了自主呼吸。
手术室里,所有的医护人员都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小雨被推出手术室,现在只等她自行苏醒。
父母坐在病床边,握着女儿的手,陪伴着她直到天亮。
“醒了!醒了!”感觉女儿的手指动了一下,妈妈激动地叫起来,小雨的眼睛慢慢睁开了。
小雨爸爸立即跑去叫医生,妈妈泪流满面。
余主任检查了小雨的情况后,说她一切正常,还说,这是一个医学奇迹。
经过几天调养,小雨完全恢复健康,父母带她向所有医护人员和帮助过他们的善心人士表达了由衷的感谢。
原来,小雨是因为学习压力过大而选择轻生,现在她表示,自己一定会珍惜生命,不辜负那么多人对她的付出。
要不是父母准备捐赠小雨的器官,就不会被戢春兰发现她尚有一线生机;没有余追主任精湛的医术和院方全力的支持,小雨的手术也不会顺利完成;当然,也少不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帮助。
所有这些善意汇聚在一起,最终创造了这个生命的奇迹。
生命之火因爱而燃,只要每个人心中有爱,爱心的火种就会越烧越旺,照亮每一处黑暗的角落。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欢迎关注我,更多有趣的小故事说给你听^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