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今年以来,
【资料图】
不少不法分子利用AI技术,
通过合成视频或照片来“以假乱真”,
扰乱被诈骗对象视线,
进而实施诈骗。
前不久,家住汉旺镇的王女士在家刷短视频时,突然收到一条陌生人发来的短信。对方自称是她的好友,随后发来一串新的微信号,希望王女士尽快添加。
“当时刚加上好友,对方就给我打来了视频电话,几秒钟的连线虽然有些卡顿,但是声音和样子跟我玩了十几年的闺蜜一模一样。”
王女士称,对方简单说了几句话,就以网络信号太差,挂断了视频,转为文字聊天。对方表示做生意要投资,需要一笔钱急用,希望王女士能够帮忙。
“前两天我还和闺蜜聊天,根本没听到她提说这事。”
虽然网络上已经核实过“身份”,但近期王女士在网上看到了不少与AI诈骗相关的新闻,于是又给闺蜜打去了电话,进行再次核实。“当时闺蜜很惊讶,连忙说没这回事,让我千万别转账。”王女士识破骗子身份后,对方立即删除了她的好友。
无独有偶。前不久,家住剑南街道的刘女士也遭遇了AI诈骗,对方利用换脸技术,冒充领导,让其转账。
“还好我下载了反诈APP,开启了预警信息,第一件时间进行了核实,不然就信以为真了。”刘女士说,AI换脸诈骗是冒充亲友、领导诈骗的“马甲”,骗子会分析公众发布在网上的各类信息,通过AI技术筛选目标人群,在视频通话中利用AI换脸骗取信任,其本质就是冒充熟人诈骗的升级版。
为避免群众遭遇AI诈骗
连日来,绵竹市公安局民警深入社区、院落,开展广泛宣传,以真实案例进行剖析讲解,告知市民防范技巧。针对此类案件,民警通过寻迹追踪,实施全链条打击,全力守护群众“钱袋子”。
Q
如何防范AI诈骗?
民警介绍:
一是保护信息,杜绝泄露。从源头着手,不要轻易提供人脸、指纹等个人生物信息给他人,不过度公开或分享动图、视频等。陌生链接不要点,陌生软件不要下载,陌生好友不要随便加。
二是多重核验,确认身份。陌生人的电话要时刻保持警惕,切莫向不认识的人转账。如果是熟人,在线上转账前,一定要多次核验对方身份。
三是谨慎转账,延时到账。避免通过微信等社交软件转账,将转账时间设定为“24小时”到账,以预留处理时间。
四是加强防范,及时报警。公检法没有安全账户,警察不会网上办案,如果有陌生来电称需要线上办案、冻结账户等情况,请立刻拨打110报警。
在此我们提醒,
遇到此类诈骗,要仔细辨别,
观察对方语音和嘴唇运动
是否同步、情绪是否符合、
是否有模糊的痕迹,
以免上当受骗。